新疆15部古籍被列为国宝
新疆15部古籍被选入我国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,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宝,这是记者昨日(1月29日)从自治区古籍办了解到的。
自治区古籍办主任艾合买提说,现存于自治区博物馆、自治区古籍办、自治区图书馆、自治区维吾尔医药研究所、新疆大学图书馆、吐鲁番地区博物馆等地的这15部珍贵古籍由于“晋升”国宝,将被国家收藏。
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主要收录范围是1912年以前书写或印刷的,以中国古典装帧形式存在,具有重要历史、思想和文化价值的古籍。
此次评选,全国共收到来自29个省区市、195个收藏单位和个人申报的4000余部古籍。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的汉文古籍组、民族语文古籍组、敦煌与佛教古籍组等5个专家评审组经过5次集中评审,从中甄选出2383部。我区共申报了50部古籍,其中有15部入选。江苏省有304部古籍入选,成为除北京之外入选古籍最多的省份。
据自治区古籍办主任艾合买提介绍,估计我区古籍约在3万册至5万册之间,目前各单位已经搜集到约一万册,并且大部分都是维吾尔族古籍。其中自治区古籍办收藏了超过4000册不同年代的古籍,成为我区收集古籍最多的单位,并且多数为公元100年至500年的古籍。
艾合买提说,当前我区古籍保护存在不少突出问题,如古籍老化、破损严重,古籍修复手段落后,保护和修复人才匮乏。由于古籍价值通常只能在使用中加以体现,因此对于古籍保护,我区除了整理出版外,还将通过电脑、网络影印等手段让它们更方便地服务于社会。
15部国宝古籍名录《弥勒会见记》《金光明经卷二》《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》《三国志·孙权传》《纳瓦依诗集》《先知传》《谢赫麦石来布传》《论语郑氏注》《孝经义》《麦鲁麻提阿帕克(汉译:世界通讯)》《世说新语八卷》《史记一百三十卷》《文献通考三百四十八卷 》《医学之目的》《身心之康复》
|